专家研讨中国茶产业发展模式
2月9日,以创新一种模式、发展一个行业为主题的“佰京五品茶城发展模式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共同主办,业界专家、企业家及媒体记者出席会议,并围绕中国茶产业发展进行了研讨,会议由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主持。
会议现场,身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专委会副主任、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佰京茶园董事长的温子华,现场向各位来宾阐述了他的“佰京五品茶城”的现状和发展模式。
温子华从中国茶行业“小、散、乱”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自己从业29年的实战经验,首先认为茶行业的产区中小企业一是走不出来,二是走出来后很难取胜,三是即使中小企业有一点小小的收益,但在众多大品牌、实力雄厚的企业面前也会显得非常的弱小。而在销售市场,目前我国茶叶销售市场的运营模式和经营场所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存在于各个城市的茶叶批发市场的单打独斗的个体户,茶叶品质难以保证,二是以连锁店和专卖店形式出现的临街店铺,这些店铺位置好、面积大、广告宣传力度大,但由于运营成本高,茶叶销售价格就高,过高的价格阻碍了茶叶消费。三是在其他领域发展的如火如荼的电商,由于茶叶是体验性非常强的商品,目前全行业电商年销售额依旧没有占到茶叶总销售额的10%。按照目前中国茶叶市场现状,占有行业主体的中小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规避风险取胜?结合中国茶行业目前发展现状,温子华提出打造茶行业的“国美模式”,即产区和销区联手打造“五品茶城”(即名品、真品、合格品、优质品、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的行业联盟模式,这才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优质产品和市场对接的真正出路。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市场专委会秘书长朱仲海指出,中国茶产业当前存在的几个显著问题:行业总体来看普遍产大于销,库存压力较大;产业渠道上下游信息不匹配,商家无法有效地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行业链条各环节获益不均且不高。温总提出的“五品茶城”的发展思路,符合当前行业发展大方向,因而我觉得非常值得探讨和观察。我个人认为,如果要集中产品茶叶和品牌,统一管理,就需要平台对商家和消费者负责,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思考该如何打造产品,体现产业价值,为行业发展带来动力;目前国家正在实行的乡村振兴战略,让城市文化和包括茶元素在内的农村文化相结合,也会是很好的茶消费引入点。
农业部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产业室主任刘年艳指出,茶行业得到国家的重视,它不仅代表一个行业,更是一类文化现象。农业部很支持茶业的发展,很多报告中频频提出涉茶相关建议。建议茶行业学会利用农业结构性改革,打造现代茶叶产业,结合供给侧改革,创造市场消费新需求,构建多元化、多主体的现代市场,推进茶行业高效能的新发展。
刘年艳认为,为了更好地发展茶行业,我们一定要立足新时代——全球化、智能化以及以乡村振兴为主体的社会大变革的到来,面临这样的时代,“看未来、看世界、全球化、生活化”这12个字,我认为可以作为茶叶走出当下窘境的一个方向。比如,茶文化应该成为中国茶全球化的一个窗口,但是目前我们的茶文化走的是复古路线,没有立足当下,这就偏离了“未来、生活”的标准。同时,我们要用先进的眼光重新审视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和成员的价值。市场环境、门店、服务、产品等各要素,他们在新时代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肩负起销售的责任,这是需要思考的。在乡村振兴倡议中,有两点茶产业要格外留意:茶叶生活方式和产业创新。前者的本质是休闲娱乐,后者是激活行业,都是对乡村振兴的执行,同时也是对茶文化和农村文化的传承。
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陆尧认为,茶城、政府、茶商、媒体、消费者,是茶城对外维护打造好自己形象的五要素。但同时,茶城的内功也要做好:环境舒适宜人、干净整洁;协助茶商做好法律保护工作;引导商家培养市场意识,用好茶吸引消费者,用暖心的服务留住消费者。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http://www.chinamte.com/

相关阅读
- 暂无相关阅读